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热点资讯  > 正文

当前滚动:傅真红的“真红”历程

时间:2023-02-15 12:43:48     来源:承德日报

傅真红的“真红”历程

□ 本报记者 马利华 通讯员 侯玉峰 刘冰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熟悉宽城的人都知道,矿业经济撑起了该县财政收入的“半壁江山”。宽城铧尖、峪耳崖一带的金矿,还有大部分乡镇区域都储藏较为丰富的铁矿,着实强了县富了民。

然而,近年来,一些从事矿业生产的纷纷着手转型。土生土长的宽城铧尖人傅真红放弃了从事多年的铁矿经营,闯入食用菌种植行业。这么一干,却干出了“真红”致富经。

一场火灾

差点烧灭了致富梦

“好好的铁矿,怎么说不干就不干?”

“矿业资源有限,不能过度开采,得给后代留碗饭吃!”

面对质问,傅真红讲起了自己的理儿。

傅真红靠着当地的资源,经营矿业多年,有车、有房、有存款,生活还算殷实。

2013年,就当矿业经济依然红火之时,傅真红心中萌生了转型创业的想法。他意识到,国家提倡保护环境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不能透支环境资源。

工作之余,傅真红细心了解市场,掌握市场行情。

平泉市与宽城接壤,多年来打造的食用菌种植产业成为市域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。傅真红利用闲暇时间,多次到平泉市内食用菌种植大户参观学习。久而久之,发展食用菌种植成为傅真红转型的“主攻方向”。

傅真红盘算着时机已经成熟,放弃了矿业经营,在本村租下40亩地,备足了原料,购买了设备,专心种植大棚香菇,并注册成立了宽城真红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
付出就有回报。2013年底,傅真红一算总账,净赚50万元,坚定了他转型奋斗的心。

2014年,傅真红趁热打铁,扩大了种植规模。然而,随着种植香菇的菇农越来越多,香菇市场供给加大,傅真红的盲目扩张,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益。更让傅真红没有想到的是,由于管理粗放,冬天大棚利用小火炉子取暖,不慎将大棚引燃,一年辛辛苦苦准备的菌种一烧而光。

这一把火,粗略估算损失50余万元,重重地烧在了傅真红的心上。

弟弟看到哥哥每天很辛苦,多次劝说不要再干了。可傅真红也不甘心:“就这样放弃,高价买来的设备就废了,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,会让人家瞧不起的!必须坚持!”

傅真红坚定了信心。要恢复生产,最要紧的还是资金问题。他立即找到了宽城农村商业银行铧尖支行。

一笔贷款

孕育了“真红”模式

宽城农村商业银行立足农村,服务农民,千方百计解决“三农”发展中的资金难题。傅真红提出贷款需求,得到了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。宽城农村商业银行铧尖支行经过实地调研、充分评估后,果断向傅真红提供了贷款。

有了资金支持,傅真红重新调整经营策略。他认真分析:从地域上来看,铧尖乡距离宽城县城和高速路口比较远,交通不算便利,香菇运输时间、路程成本比较高。如遇到堵车,还可能直接影响香菇的保鲜度。许多收购商不愿意来此收购。从管理上来说,由于刚刚起步,管理相对粗放。从技术上来说,顺季菇种植对技术的要求高,但在市场上却很难卖上好的价格。从人员上来说,养菇户过去从事的都是矿业生产,跨入新的领域以后,一时难以适应,且手头资金不足。

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。傅真红想到了自己的妻子。

妻子的娘家在宽城板城镇土牛子村,这里距离高速口只有5分钟的车程,交通十分便利。2015年,刚好村里推行土地流转,急需有新的项目入驻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。傅真红与妻子商量,决定在土牛子村建设厂区。

傅真红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和土牛子村委会的大力支持,顺利租下了135亩地,着手建起了香菇种植园区,加上原有的铧尖园区,实现了同步生产、互通有无、资源共享。

交通便利了,规模扩大了,又雇来专业技术员,顺季菇、反季菇交叉种植,傅真红的事业越来越红火,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合作社的发现前景,纷纷加入种植香菇之中。

为了带动更多农户致富,傅真红经过考察、调研,对真红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“三统两免一优先”新的管理模式,即:统一技术管控、统一集中储存、统一销售,免费使用、免费生产,优先贫困户。

新的管理模式下,傅真红帮菇农算了这样一笔账:合作社以每棒2.5元的价格把做好的菌棒卖给菇农,菇农缺少资金,合作社帮助去贷款。统一销售后,扣除每棒0.1元的电费、0.8元的大棚使用费以及需要还的贷款,余下的转账给菇农。据不完全统计,每户年均最低收入10万元。

一场大雪

压出了“真红”美好未来

规模大了,技术成熟了,销路打开了,菇户与真红合作社一道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。

天公不作美。2021年底,一场持续降雪给承德市的好多农牧区和种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,宽城真红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土牛子园区也没能幸免。

雪灾后,傅真红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帮助菇农渡过难关。面对损失,他找到了宽城农商银行,及时补充贷款,尽快恢复生产;面对心理压力,他逐户关心慰问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,尽快走出雪灾阴影。

雪灾后,菇农们发现,傅真红成了他们的“主心骨”,更加坚定了种植香菇的信心。

香菇摘完一茬卖一茬,菇农王淑珍每天都在心里算着这笔账,由于身体原因,今年只养了4万棒,比前些年少很多,但是收益还不错。

像王淑珍一样,合作社的菇农们每天忙着采摘、浇水、运输、冷藏、过泵,几乎没有闲暇,但脸上却都绽放着丰收的喜悦,同时喜悦的还有傅真红。2017年,合作社就已成功通过绿色食品认证。2022年,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市级、省级示范社,一系列的乡村振兴政策给合作社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。2022年,政府的好政策帮助升级了生产车间,配建了340平方米烘干车间,更好地解决了香菇储备保鲜问题。

采访中了解到,到2021年底,真红合作社解决了80多人就业,种植户达到了18户,年生产菌棒135万棒,产值达到700多万元,利润达200万元。傅真红因此获得了“承德市农民创新创业先进典型”荣誉称号。

X 关闭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 © 2015-2022 大西洋纸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