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编者荐语:嗯,为了避免不告而别,做了中产先生mini,主打精悍短文。1583个字 阅读时长:5分钟
中产先生|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
价值几十万亿。 - 1 -这周的一号文件,大家都在关注粮食安全和农村彩礼,有一块大家没怎么关注,却是最有想象空间的: 承包地: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。 宅基地:探索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。 经营建设用地:深化入市试点,鼓励自愿有偿转让。 农村的土地问题,讨论已久,对比2022年的一号文件,都有了进一步的推进: 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从试点到探索有效实现形式,说明试点已经完成,在做推广的准备工作了,所谓的“三权分置”,就是指: 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分离,解决土地制度的遗留问题。经营建设用地 从稳妥推进到深化试点,也推进了一步,而且着重提到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。 这一块也很重要,农民进城落户要买房,说好听点是购买了城市的股票,押注城市发展,说难听点就是赎买身份,他们为进城交了一大笔钱,而农村的土地权益也享受不到了,这很不合理。 农村土地是当前的一块大肥肉,有机构预计,整个农村土地市场规模将达到几十万亿,所以动农村土地是必然的,但是动的过程是慎之又慎的。 至今,依然有不少三农专家反对。 - 2 -反对农村土地改革的三农专家,主要来自华中乡土派,他们的观点核心就是: 土地是农民最后的退路。他们认为农村是中国最稳定的社会结构,占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,只要不丢失土地,不管社会如何变迁,经济如何变动,他们都有退路,都可以退而求其次回乡种地。 如果农村土地可以买卖,一定会发生土地兼并,失地农民只能进城打工,买不起房而形成贫民窟,最终影响社会稳定。 这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过了。怎么说呢? 这种观点其实早就不是主流了,因为中国的三农专家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: 田野调查做得很好,但是缺少多学科背景,特别是经济学的背景。 所以,他们的观点比较静态,有点跟不上社会发展。农民进城导致的农村空心化、产业化不足导致的农业边缘化,历史制度问题抑制农村市场化发展…… 简单来说,新的三农问题已经是: 人、地、钱的要素市场改革。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土地,农村没有人,发展起来人自然就回来了,农村没有资本,有了经营建设用地,资本自然也来了。 因此,农村土地入市,势在必行。 但是,有两点要做好: 一是制度防火墙 ,不能出现土地兼并和农民失地的问题,三权分置就是制度防火墙。二是平衡好国家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,特别是农民,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,农民一直是原始积累的对象,是有历史欠账的,土地增值的大头应该给农民,包括进城农民。 - 3 -结语事实上,农村土地试点,这几年已经做的挺好了: 比如产业化种植,把农民的耕地租过来,进行更高效的产业化种植,更进一步,通过新经济的模式进行升级,比如从田间种植,到加工包装,再到直播电商,已经有不少资本和企业进入这块市场了,主打绿色食品概念,想象空间很大。 还有,旅游民宿、农家乐、自建住宅……听说很多人开始去农村批量收房子,改建成民宿搞乡村旅游,租金不菲。 另外,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减少,一些密集型产业也在向农村转移,农民可以用土地参股,然后进厂打工,比种地要强多了。 这才是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向,而不是守着土地不挣钱。 当然,农村作为一个封闭结构,外力打破必然会经历一个阵痛过程,看到不少回乡创业被坑、或者企业被村干部为难的新闻,我觉得未来会改善的。 对了,最近的公务员扩招引发热议,多数人认为此举对解决就业杯水车薪,还加剧了财政供养负担。不过我最近看了一份几十页的公务员调查报告,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,公务员扩招的真实情况,可能跟大家想的不一样,晚上中产计划聊一聊,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订阅。 就这样。 ↓点击阅读原文,开启中产会员计划。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西洋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